
大家好啊,我是老陈,最近有个新闻挺有意思的。印度国防部下了个狠决定—— 不准印度军机上出现哪怕一颗中国制造的螺丝钉! 听上去很有气势,可实际上难以实现。
印度现在对中国产零部件的依赖程度,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。 就拿稀土来说,中国提炼生产了世界上90%的稀土,虽然印度自己也有储量,排在全球第五位,但提纯技术还是得靠中国。印度商务部长都坦白说了,他们的稀土战略储备不到3个月,急需要和中国谈判补充库存。
印度军工需要的钨、钼这些稀有金属,还有火药推进剂、复合装甲材料,60%以上都是从中国进口的。 这就像一个人说要戒烟,可是烟瘾犯了还得找你借火一样。
展开剩余73%还有个更尴尬的事情。印度的防空系统就像个“大杂烩”——法国的阵风战机配俄罗斯的S-400防空导弹,这些设备之间没法直接通信,就得用中国的制式转换模块来做“翻译官”。想想看, 连自己家的设备都得靠别人的产品才能协调工作,这多别扭啊!
印度一直想摆脱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,可是现实很骨感。数据表明: 从2014年占GDP的15%下降到2022年的13%,不进反退。 印度把希望寄托在欧美日韩身上,结果人家都跟着美国跑了,留给印度的都是些“残羹剩饭”。印度能够摆脱这些依赖吗?从目前的情况看,难度相当大。
印度的军工实力到底怎么样?我告诉你们几个真实案例,你们就明白了。
印度曾经试图仿制英国最简单的米尔斯手雷,结果用了30年时间,造出来的产品要么"拉环即炸",要么"永不爆炸",甚至还因为车间工人吸烟引发爆炸事故。连个手雷都搞成这样,你指望他们逆向工程中国的先进导弹?
更典型的是印度的"阿斯特拉"导弹项目,耗时20年研发,射程从原计划的100公里缩水到80公里,良品率不足60%。
拿无人机产业来说, 印度无人机产业链中,超过70%的核心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 。即使印度企业声称从波兰、德国等地采购,但一位印度供应商都坦言:“即使从波兰采购,零件仍然来自中国。”这就像换了个包装,里面的东西还是一样的。印度的“塔帕斯”无人机就是个典型例子,因为发动机等技术短板,整整延迟了五年才投入使用。最后还是得高价购买美国的MQ-9无人机来凑数。这就像你本来想自己造汽车,结果造了半天发现发动机造不出来,只好花大价钱买进口车。
中国当年也走过类似的路。90年代我们也得从俄罗斯买AL31F发动机。可是中国人有股犟劲,你越不让我干,我越要干成!现在我们的歼20用的都是自己的“中国心”,从头到尾都是自主研发的。
这就是区别所在——真正的技术突破需要几十年的埋头苦干,需要一代人一代人地去钻研。 不是从国外东拼西凑买点零件就能解决的。
现在印度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:想要完全去中国化,就得自己解决稀土提纯、芯片制造、精密加工这一大堆技术难题。 连美国都做不到在全部供应链中去中国化,印度又怎么可能做到呢?
今天的话题就分享到这里,欢迎大家留言讨论!
发布于:江西省